确认底部之股票实战看盘技巧 股票长期底部研判
买股票的都希望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个股的阶段性底部,以便选择到一个比
较好的参与机会。 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着较大的困难,往往由于判断失误导
致被套。 在弱市中,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底部,而且我国股市经常会因政策因
素而构成底部,所以投资者不能简单地从盘面去研究底部,而应该通过综合分
析,分阶段寻找底部。对于进行短线操作的中小散户而言,应以判断股票的投
机价值的底部即阶段性底部为主。
1.普遍亏损
绝大部分交易者出现亏损,且亏损幅度在50%以上,甚至出现股民跳楼
的现象。 即使是主力机构也未能幸免,往往出现资金链断裂的“崩盘”现象。
2.快速暴跌
当股市顶部形成后,一旦下跌趋势确立,即使下跌20%也几乎不会出现
反弹。 同时,后期有加速暴跌的趋势,连日的巨幅阴线使股指快速下挫。
3.大面积跌停
在市场需要释放空头的卖压时,由于无人肯进场承接,往往会出现大面积
跌停的现象,有时跌停的个股会达到上百支。
4.抗跌股补跌
当绝大多数股票都已经深幅下调以后,前期一些较为抗跌的强势股也出现
补跌行情,不管是大盘蓝筹股还是绩优股或是基金重仓扎堆股,纷纷破位下行。
5.彻底的破位
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、曾经被舆论称为牢不可破的重要支撑位被轻易击
穿,一些整数关口也接连失守,市场形成了“熊市不言底”的状态。
6.股民纷纷离场
在新股民开户数量不断下降的同时,老股民开始不断离场,同时部分股民
发誓再不进人股市。在交易大厅里,已经冷冷清清了。
7.融资功能衰竭
由于市场日益萎缩,交易日趋低迷,导致新股上市和增发融资被迫减少或
停止,使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出现衰竭或停滞。 此时,往往会有重大政策性利
好出现,但交易者却逢高减磅。
8.舆论反思不断
“熊市思维”畅行无阻,股民往往对各种利好消息长期麻木,同时怨声载
道。而新闻舆论则不断对股市现象进行反思或抨击,促使政策改良。
9.成交量增加
在股市持续下跌时间超过一年且下跌幅度超过50%以后,如果市场上的
成交量开始持续增加,说明有新资金进场,等原来想卖的终于都卖光后,市场
底部就会出现。 即只有等到中长线筹码和严重套牢筹码不计成本地抛售,且市
场有巨大承接力量时,才说明市场已经临近长期的重要底部。之后,市场通常
会在量下跌的过程中结束整理,并开始回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