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学校
  报告发出后不久,孙少杰就收到了在县办会议上做专题汇报的通知。
  “……这些仅仅是开始。
  随着青贮、养殖、深工、贸易、产业链建设、供销链重组……等等推进,人才需求势必会大规模提升。
  不只这些项目本身需求,还包括衍生出来的关联项目需求。
  比如养殖需要的兽医、种植需要的农技员、农机需要的维修……等等。
  若是黄原地区再开启整体推进模式,更是会加剧这种现象。
  面对这种局面,单靠短平快的临时性实训,已经满足不了实际需求。
  因为基础生源有限。
  所以,俄建议——
  以初中毕业生为基础,成立专业技校,培养本县农业、工业、商业发展需要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。”
  “那高中……”冯世宽说出顾虑,
  “全县只有一所县立高中,而中学每个公社都有,几十个。成立了技校以后,中学毕业生就多了一项选择。
  本该毕业后回乡务农的他们,可以在经过深造后,发挥出更大的作用。
  也不必担心学生们舍高中而就技校,因为道路不同,选择不同。
  等条件成熟,可以依托高中毕业生,成立高等专业学校,培养更高级的人才,比如工程师;而现在的技校,就成为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专业学校。”
  会议室里静了下来。
  “福军,你看呢?”冯世宽问。
  “上个月去黄原,听说商主任正在筹备供销学校……”
  “这我也听说了……那咱就先办一个技校试试,攒攒经验,地方……”
  “建议放在拟建的县工业区旁边,以后做配套也方便一些。”
  “那就这么办。
  少杰,你还有甚要说的吗?”
  孙少杰想起端午节前,在后子头公社看到的情形,忍不住打了个寒噤。
  “还有一个,建议领导酌情考虑。
  经过几次走访,俄发现各公社都有些偏远小村,地狭人少,入不敷出,穷困不堪,其实不适宜定居耕作。
  鉴于此,俄建议各公社成立扶贫学校,或者扶贫班,把那里面的孩子转移出来,既减轻当地负担,也可以对孩子们进行识字和专业培训。等他们学成再回去时,就是村里建设的主力。
  至于经费,或者县财政支付,或者与公社分摊,或者公社自己负责,只要能落实下去,都可以考虑接受。”
  既然是扶贫,肯定不会收费,吃住、教育、穿衣……等等,都是一大笔开销,不是一句话就能确定的事情。
  所以,冯世宽只说要讨论,并没有当场下结论。孙少杰似乎也只是说说,
  不过,会后冯世宽找田福军,问他的看法,田福军没有直接回答,却说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。
  “世宽,如今县财政稍有宽裕。
  是不是可以考虑,先拨出一少部分出来,用来照顾一下特殊人群。”
  “你是说……”
  “五保户、军属、包括战争年月里活下来的那些老兵……”
  “怎么突然想起这些?”
  “寿高人敬,劳苦功高。
  以如今的风向,应景的时候……没有条件也还罢了,如今有了条件,不妨考虑一下,反正惠而不费……”
  冯世宽瞿然而惊。
  “亏得你提醒。
  拿个方案吧,咱们讨论后落实。扶贫学校的事也一起办吧,不差那些。
  只是,扶贫这名字不成,要想个合适的才行,福军,你有没有好建议?”
  他算是想明白了。
  随着青贮推广的全面铺开,至多明年,他就不会缺成绩了。
  综合来看,缺的反而是人望。
  这种东西,一般用不着,但等用得着的时候,简直会要命。
  田福军的目的,却不仅仅在于此。
  他还有更多的考虑。
  当孙少杰第一次给他提扶贫学校的时候,他也是吃了一惊。一来名义不好,二来钱没有来处,都不合时宜。
  但孙少杰却说:有所必为。
  接着,就给他讲了一个办法。
  “白纸好作画。
  那些地方偏僻,没有利益纠纷,居民又近乎赤贫,做任何改变都算进步。
  无论结果如何,都影响不了大盘。
  而且,稍微帮他们做一些事,就会得到积极拥护,改革阻力极小。
  所以,那里是绝佳的实验场所。
  农村经济改革的绝佳实验场所。
  叔,新农村是啥样?
  俄想,咱们可以在那里先实践一下,从扶贫学校开始。
  减负、聚众,做经济实践。
  种树种草种烟叶,种药材木耳黄花菜,种红薯土豆种玉米,养羊养牛养猪养鸡鸭……什么合适种什么,什么合适养什么,直接对接供销社,把那些地方打造成相对封闭的产业基地。
  在那里,可以尽情的做任何改革实践,根本不用考虑外部影响。
  所以,学校只是个起点……”
  “福军,发什么愣啊你,听到我说的话了吗?”
  “哦,听到了,在想你说的名字。”
  “哦,有了吗?”
  “有了。”
  “什么?”
  “就叫‘希望’吧……”
  孙少杰从县委出来,跟早等在那里的李建国汇合,两人直接往黄原去了。
  商全也要办学校。
  供销社改革,不是一句话的事。
  要考虑影响,要减小内耗,要统一思想,要调配资源,要保证成功……
  所以,方针既定,人才先行。
  新人新事,办校就成了必然选择。
  但商业学校,国内是首例。
  没经验啊!
  作为最早的那个倡议人,孙少杰就不能不前来参与那么一下下。
  还有就是。
  受去年双水村冬菜启发,供销社搞出来一个“菜篮子”工程,拟建立一批蔬菜基地,丰富城市蔬菜供应。
  城乡交换嘛,商全可一直记着呢。
  用冬菜薅城市的羊毛,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合适的了。赚钱多啊!
  但冬菜虽然都知道种法,却不是谁都能种好的,里面也有大学问。
  尤其是这种大规模、统一性的行动,不但要保证万无一失,还要保证可以长久持续。
  就城市供应来说,需要建立一条稳定的产业链来保证。若是做一次两次不得不终止,那就是个笑话了。
  于是,商大佬拨出电话,“把那小子给我带过来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