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章 田福军履新
  跟原来不同,这次田福军履新,苗凯做足了高姿态,几乎无可挑剔。
  不但带领黄原整个领导班子迎接,还特意在机关小餐厅举行了一个小型茶话会,表示对新任专员的热情欢迎。
  欢迎会上,老朋友呼正文“发难”,说他“摆谱”来晚了,田福军借此机会,就东关桥头看到的情况,对揽工汉们的揽活、生活等现状,表示了严重关切。
  他对城市务工的起因、影响和未来发展方面的看法,让大家耳目一新,都觉得田专员是一个看问题有深度的人。
  就连苗凯也禁不住沉吟了起来。
  劳动局负责人武得全忙回应,说会后就去实地了解实际情况,一定会努力拿出务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回来汇报。
  茶话会中间,苗凯出人意料地向黄原领导班子的各位负责人宣布:省里已同意他去省医院看病和检查身体了。
  而且明确表示,这次看病时间可能会长一些,因此他走后这段时间,黄原地区的工作就由田福军同志主持……
  在场的各位负责人闻言,神色各异。
  欢迎会过后,田福军特意留下,想跟苗凯私下交流一下。
  苗书记当着田福军的面吃了两片药,然后说:“我已经不行了。脑筋僵化,很难适应目前的领导工作。
  新时期正需要像你这样思想解放,能开创新局面的领导干部!
  另外,我最近身体很不好,血压又上去了,从早到晚头昏沉沉的,连当天的文件都看不完。我已经给省里写了信,想请一段假,到省医院去看看病。
  现在既然你已经到职了,并且又是排在第一位的副书记,那么地区的工作你就先全面管上吧……”
  田福军说:“苗书记,我刚到,你就要走,这副担子恐怕我担当不好,是不是先请正文主持一段……”
  “那还是你主持嘛!也没什么,你在这里工作过,情况也熟悉,就放手干吧!即使是重大决定,只要常委会通过了,也就不必再给我打招呼。我想集中一段时间,好好把病看一下……
  第二天,苗凯就去了省城。
  当天晚上,文化局的杜正贤带着原西籍干部,闻风到宿舍看望他。
  满屋子的原西土话虽然亲切,但场面未免有点庸俗,田福军心里反感,但想起在原西时跟冯世宽相处的经验,他又强提精神,免不了也用原西土话跟大家热烈周旋一番,倒是获得好评无数。
  这样的拜访虽然庸俗,但似乎也不可少,庄稼长苗要依靠土壤,他田福军也需要些拥泵,虽不会雪中送炭,但锦上添花问题不大。
  如此拜访其实就是个场面。
  时间根本不可能长,稍倾,一群人热烈而来,满意而去,各生欢喜。
  他们走后,又有人来敲门。
  田福军打开一看,居然是冯世宽。
  冯世宽显然是来叙旧的,不但提了两个油纸包,胳膊下还夹了一瓶西凤。
  “没打扰你吧……”
  冯世宽取酒在手,还扬了扬。
  “没有,你是我最盼望的客人。”
  “哈哈哈……”
  过去,两人在原西县工作的时候,曾经发生过一连串的冲突。
  后来田福军突然改变做法。
  不但在工作上富有成果,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得到很大弥补。
  如今,更是已经有了往朋友方向发展的意思。
  富于戏剧性的是。
  如今他们不仅又要在一个锅里搅稠稀,而且两个人的地位还发生了变化。
  时移世易,位置互换,还真是世事苍桑啊……诸如种种原因,两人这次见面,多少都显得有点不太自然。
  但冯世宽选了一个合适的时间,一个合适的方式,有西凤润滑,有烧鸡有花生米佐酒,很快就融化了两人之间因地位变迁造成的隔膜。
  田福军主动说:“世宽,你过去是我的老领导,现在咱们又要一块共事了,你可要好好帮助我啊!
  你已在行署搞过一段工作,我有失误之处,你得及时提醒我……”
  冯世宽面有惭色。
  “过去在原西,有责任也主要在我。我这人比较主观,看问题也很片面,如今检讨,在那里工作时犯了不少错误。现在看来,你当时的很多意见都是对的。如今你成了我的领导,请相信我会尊重你的。你对我也不必客气。我争取当好你的助手!”
  两人谈了很长时间。
  一瓶酒下肚意犹未尽,田福军从简单姓李里又拿出一瓶,有些显摆的说道:“世宽,今天你有福了。”
  “茅台?你小看人啊……”
  “但这种茅台,你指定没喝过。”
  “有讲究?”
  “自己体会。”
  酒瓶刚打开,一股子特别的香味就从瓶口里面逸出。
  冯世宽惊呼:“好香!怎不是茅台那味儿啊?”田福军并未回答,先给冯世宽倒上一杯,以手示意,“尝尝……”
  “红的?”
  “尝尝。”
  冯世宽端起。
  先是有些陶醉的闻了闻,然后一口闷掉,“嘶……哈……好酒!好味道!”
  “可不只是味道好……你感受一下……”
  冯世宽突然觉得,有一股子热流到达胃部后并没有停住,而是迅速向四肢百骸扩散,浑身犹如泡在了温泉里,继而身上就冒出些细汗,说不出的舒服。
  “这……这……”
  “好东西吧。”
  “没尝出来,再来一杯回味下。”
  “哈呀,你少趁机赚俄的酒。”田福军看了看酒瓶,摇头道:“多乎哉?不多也!”有些好心痛的样子。
  “拿来吧你。”冯世宽一把抢过,又给自己倒了一杯。
  “行了!行了……”田福军心痛不已,“每天最多二两,你喝多了。”
  “我有斤半的量。”
  “不是‘酒量’的问题,这是药酒,不能多喝……”
  “是吗?”
  冯世宽闻言一顿,他看了看酒,又看了看人,珍惜的给田福军倒了小半杯。
  “你尝下就好。”随后合上盖子,竟然当面把半瓶酒堂而皇之的揣了起来。
  “哈呀,打土豪?”
  “是啊!优良传统嘛。”
  “呵,俄只带了两瓶过来。”
  “啊,还有一瓶?”冯世宽忙起身去找,田福军一把抱住他。
  “以后!以后……俄也就这两瓶了,以后俄再找点。”
  冯世宽眼睛一亮,“还能找来?”
  “应该能吧……”田福军不很确定。
  “说说,哪里来的?”
  “这不能告诉你,反正真要找来,肯定会匀给你一些。”
  “你说的啊……”
  经此一闹,两人越发的感到融洽。
  “福军,酒喝到这里,我做一回背后传话的小人,说句心里话给你。”
  “你尽管说。”
  “你来黄原工作,其它都无所谓,甚至苗凯也不是太大阻力,但有一个人,你一定要多加防备。”
  “谁?”
  “高凤阁。”
  “他?”
  “还记得李登云吗?”
  “他?”
  “无论能力还是眼光、手腕,比李登云差上不少,但这人私心重,没有人格和底限,成事不会,坏事很会。”
  “噢……”
  “他是苗凯精心培养的接班人,而苗凯跟省里的吴斌关系很好……”
  冯世宽点到为止,说了另一件事。
  “最近黄原报上刊登的‘小翠’那篇文章,我有很大把握肯定,里面那个包工头的背景靠山就是高凤阁。”
  “唔……”
  一星期后,一篇名为“小翠还乡”的报导,刊登在省报头条。
  就速度来说,还是很快的。
  侠客岛的系列文章,是以农村分田之后,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进城务工为背景,以小人物视角写就新时代故事。
  有分田之后的生活改善与各种矛盾,有务工带来的家庭离合与变迁,有务工者在城市里的揽工生活和他们眼中的城市,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泥沙俱下,有城市居民的生活和观念变化……
  等等,有奋斗有生活有故事。
  尤其文笔好,角度新奇,读起来不但朗朗上口,还很有现实教育意义。
  所以,自第一篇开始,省报就有转载,在省城本就有读者基础,小翠的故事因为太过于小的年龄、逆来顺受和无助,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同情。
  署名“虾说”的《小翠还乡》一经刊登,马上就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  无他,太出人意料,太挑战人们观念,太容易让人同情和感同身受了!
  读过后无一不拍案大怒,直骂包工头生儿子没屁眼,披着人皮不干人事。
  小翠逆来顺受本来就让人掬一把同情泪,其父亲不但不为女儿做主,还又一次逼着女儿再次进城务工挣钱,这就有些离谱了;那可耻又猥琐的包工头不但不知悔改,居然还凭借金钱,堂而皇之的,把可怜又无助的小翠完全占为己有,更是过分得惹怒了所有读者。
  报纸发行的当天。
  报社电话就被打爆了,在这个电话安装量还不大的八零年代,可谓奇迹。
  随后,雪片似的信件就涌入省报,要求严惩包工头,挖出其靠山。
  而这时,署名“乔书记”亲启的邮包和一封给报社的信,已经随着流程,从省报转到了乔伯年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