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攻占幽州
  燕王刘守光称帝,还打算吞并易州和定州,结果王处直请来了晋王和赵王的援军,反而把燕军打的大败,最后连幽州都被围了个水泄不通,刘守光没办法,派使者去求对方主将周德威退兵,被周德威一口给回绝了。
  刘守光听了回报,更加窘迫,他又派了一个名叫周遵业的手下带着丝绸、白银、锦缎去见周德威,求他退兵。周遵业对周德威说:“富贵成败,都是人生常理。录功叙过,也是霸主的盛业,我王刘守光只不过是不愿意低朱温一等,所以才对梁朝称帝的,他只是想跟朱温平起平坐而已,这个皇帝称号只对梁朝有效,没想到得罪了大国,还麻烦你们派兵来,这都打了一年了,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己错了,请你们原谅。”
  周德威说:“你甭说这些没用的,能打就打,不能打就赶快投降,何必多言?”周遵业还要开口再说,周德威已经起身走了。他也只好闷闷不乐的回城去回报刘守光了。
  刘守光听完了周遵业的话之后,一阵抓耳挠腮,无计可施。突然听到城外喊声大振,原来是晋军又来攻城了,他不得已,只好硬着头皮登城巡视,远远的就看见周德威骑着骏马,手持令旗,正在指挥战士们攻城,他就远远的拉着哭音儿对着周德威喊话:“周将军,你是三晋的贤者啊。怎么能在别人危急的时候,毫无同情心,不肯对我网开一面呢?”
  周德威听到了刘守光的话,他在马上厉声答道:“你现在已经是砧板上的肉了。应该好好责备一下自己,就不要去责备别人了吧。”刘守光无话可说,哭得呜呜的,下了城墙。
  不久,平州、营州、莫州、瀛洲,各州都已经投降了晋军。刘守光这时候突然急中生智,趁着晋军稍有懈怠,亲自带兵趁夜出城,悄悄跑到了顺州城下,冒充是晋军的部队,叫城里开门。那天晚上夜黑无光,守城的士卒被他所骗,竟然就糊里糊涂开了城,放他们进来了。
  城门刚一开,刘守光立刻率军闯入,乱杀乱砍。杀伤杀死了不少守城的士兵,占领了城池,然后他也不坐停留,乘胜又逃往檀州。这时候候周德威已经得到了消息,急忙带兵追到檀州,刚好跟刘守光相遇,一场混战,刘守光的部队肯定是打不过的,他只好带着残余的几百名士卒又逃回了幽州。真的不知道他出去这一趟干啥去了,忙活了半天又回来了。
  晋王李存勖派监军张承业来犒劳部队,同时也和周德威商议军情,这件事儿被刘守光知道了,他又写了封信给张承业。说自己愿意开城投降,张承业知道刘守光这个人狡猾,就直接把使者赶走了。刘守光急的没办法,又派人去向契丹求救,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也知道这个刘守光平时毫无信用,所以也不肯派兵去救他,刘守光急上加急,除了出城投降以外,看来是没有别的任何办法了,于是屡次派使者向周德威请降,周德威始终不许,刘守光又登上城楼,对周德威喊话说:“我已经力屈计穷,只求将军稍微放宽一线,晋王一到,我就开门迎接,泥首听命。”
  于是周德威就委托张承业回晋阳禀报晋王,晋王李存勖就让张承业留守晋阳,处理一切军政事务,他自己立刻启程前往幽州,然后他单人独骑来到城下,对刘守光说:“朱温篡逆,我本来要汇合河朔五镇的兵马,去兴复大唐,你不肯和我同心!却去投靠朱温,居然还敢僭越,妄称皇帝。又想要并吞镇州和定州,因此激怒了大家,才有今日。成败对于大丈夫来说,也是常有的事,现在你必须要自己作出选择了,请问,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呢?”
  刘守光在城墙上嚎啕大哭,说:“我现在已经是釜中鱼、瓮中鳖了,唯大王所命是从。”晋王看他也怪可怜的,于是折断弓箭,向他起誓,说只要你出来相见,我保你无事。刘守光一听,脑子瞬间又坏掉了,居然觉得这个晋王软弱可欺,于是就含含糊糊的答应说:“那能不能再给我几天时间。”
  李存勖听了他的话,觉得又是可笑又是可气,这个人已经没救了,都这时候了,还在想着耍花招,也就不想跟他再说任何话了,扭头就回到了周德威营中,立刻决定,第二天就开始猛攻,誓破此城。
  这天夜里,刘守光手下的那个李小喜从城头上坠下来,跑到了晋军营中来投降,还报告说城中已经走投无路了。这个李小喜本来是刘守光的宠臣,当初刘守光囚禁他老爸的时候,李小喜就跟着呢。他一直在劝刘守光千万不要投降的,刘守光还真听他的话,每次遇到危急关头写信求降,其实也只是缓兵之计,并不是真心实意的要投诚,不料这个李小喜却先走一步,自己投奔了晋营。
  晋王李存勖命令五更造饭,让士卒们饱餐一顿,等到黎明,一阵鼓号齐鸣,全营将士倾巢而出,晋王自己亲披甲胄,督促士卒,四面八方同时动手。燕兵这时候已经没劲了,估计一晚上都提心吊胆的不敢睡觉,哪里还能反抗,即使有心守城,也是防不胜防,晋军实在是太多了,霎时间全城沸腾,晋兵登上城楼,拔掉了大燕的旗帜,插上了晋国的旗帜,然后大伙趁势下城去抓刘守光。
  此时的刘守光已经带着妻子李氏、祝氏,还有儿子刘继珣、刘继方、刘继祚等人趁乱逃出了城,向南逃往沧州,他父亲刘仁恭还在小黑屋里关着呢,刘守光连管都没管,结果晋军士兵手到擒来,刘氏家族三百多口人都没来得及逃走,一起做了俘虏。
  晋王李存勖进了幽州城,首先安抚百姓。然后任命周德威为卢龙节度使,兼任侍中,直接把这给接管了,又任命李嗣本为振武节度使,并且派其他将领去追捕刘守光。可怜这个刘守光,只顾着抱头鼠窜,一路向南,惶惶如漏网之鱼,路上还走错了道,在荒野中走了好几天。这帮人因为走得急,身边也没带干粮,只能是饿着肚子逃难。后来他们看到有几处村落,刘守光就让自己的妻子祝夫人去向农家讨点吃喝。这个农家主人名叫张师造,他看这位祝夫人衣服华丽,不像是要饭的,就问她来历,祝娘娘也毫不隐瞒,直言不讳,自我介绍的清清楚楚,可能是还想用自己这个皇后的身份去吓唬吓唬老百姓吧。张师造听完她的话,热情款待,留她吃饭,又让家里人去把刘守光也请过来,暗中却派人去飞报晋军,很快晋军就赶到了,把刘守光和他的两位妻子、三个儿子一起抓住,押送回去了。
  晋王李存勖正在设宴犒劳将士呢,大家觥筹交错喝得正嗨呢,手下把刘守光给带了进来,晋王一看,就笑着说:“大王,你是本城的主人。怎么来了客人,你自己反倒出城了呢?”
  刘守光匍匐在地,不住的磕头,请求饶命,晋王就让他和他父亲刘仁恭住在一起,供给他们酒饭。
  过了几天,晋王下令班师,让刘守光父子俩带着枷锁随行,刘守光的父母对着刘守光不住地唾骂,说:“逆贼破灭我家,现在也落到这般下场。”刘守光低着头,无话可说。
  ................
  知识卡片:
  本集中讲到了一个词,“泥首听命”,这是中国古人向别人道歉请罪的一种方式。现在咱们都是口头上说声“对不起,抱歉,不好意思”,这些年有的人会双掌合十,对别人拱一拱手,用肢体动作加强一下自己的歉意,但是这要是和古代人比起来,还是少了一些诚意。咱们中国是文明古国、礼仪之邦,那不是随便说的,几千年下来,我们有不少独特的表达方式,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话题。
  首先,各种表示歉意的方式当中,最有名的恐怕要算是负荆了。这种方法据说是起源于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,他"负荆"向蔺相如请罪道歉,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故事。我们习惯性的认为“荆”就是带刺的荆条,联想一下场景,就是廉颇光着上身,背上捆着带刺的荆条,扎的自己血糊呲啦的,来跟蔺相如说“对不起”,其实这个相当不科学,因为古人认为,见血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,特别是别人的血流在自己家里。廉颇是给人家道歉去了,又不是去给人家添堵,所以肯定不会扎自己一身血的。
  实际上,这里说的“荆”,是一种有韧性的树枝,廉颇赤裸着上身,背着这种树枝,他的意思是说,请你就用这玩意来抽打我出气吧,你看看,我够有诚意吧。
  还有一种请罪的方法叫“肉袒牵羊”,这是一个稍微生僻点的成语。这种方式相比于负荆,就显得更加卑微了,一般是用于打了败仗之后,失败者向胜利者请降。来源是周武王伐纣,商朝灭亡,殷纣王的哥哥微子向周武王投降,微子自知罪孽深重,于是左手牵着一只羊,右手拿着一把草,跪地前行。武王一看,赶紧放了微子,没有杀他。肉袒的要求是必须要露出肚子,把身上最柔软致命的部位暴露在对方眼前,这就表示自己已经完全放弃了戒备。这有点像我们养的小狗,它要是看到别的大狗,有时候会躺下露出肚子,表示我完全任你处置了。
  那为啥要牵一只羊呢?我们不是有个名词叫“替罪羊”吗?微子的意思就是说,请您饶恕我,您要杀就杀这只羊吧。我以后准备就像这只羊一样卑微的吃草了。战国的时候郑襄公也曾经肉袒牵羊向楚庄王谢罪。
  免冠徒跣是古人用的最多的一种请罪方式,免冠就是摘掉帽子。我们现在觉得摘掉帽子无所谓呀。古人可不一样,冠在古代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,只有野蛮人和疯子、囚犯才没有帽子。陌生人识别对方等级的时候,一般都会看对方戴的是什么样的“冠”,即便是皇帝,在不同场合也会戴不同的“冠”,中国语言里有很多带“冠”字的词。摘掉“冠”就表示,我在您面前是很低微的人。我已经没啥尊严面子了,请您训斥我吧。
  徒跣是光脚丫的意思。古时候平民生活贫困,平时都光着脚,没鞋穿,奴隶和罪犯也不能穿鞋。免冠徒跣就是自降身份,请求对方谅解。
  还有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泥首,意思就是我已经没脸见人了,非常的羞愧,所以我用泥巴涂满了头脸,自己给自己弄个面膜。刘守光是真的应该泥首了,他杀兄、囚父、淫母,还要脸干啥。